孩子初上幼儿园,如何缓解分离焦虑?
时间: 2023-09-11 16:41:43  浏览次数: 2637

   分离性焦虑它主要见于儿童,多在三岁到十五岁之间。儿童分离性焦虑症在儿童和他的依恋对象分离的时候产生,它是一个过渡的、持久的、不现实的紧张焦虑。

   秋季又是一年开学季,孩子们第一天上学,孩子们在爸爸妈妈、爷爷奶奶的护送下来到幼儿园,原本显得特别兴奋的孩子走入幼儿园,可是一回头,就看见大人站在门外挥手告别,或大声呼喊加油叮嘱,表情立马变了,大声哭泣,向着园门口跑去。

   此后,一连几天,孩子就会哭闹着不肯撒手,甚至会有家长只好将孩子带回家。

   一、分离性焦虑原因

   1.遗传因素

   首先,儿童分离性焦虑具有遗传倾向,主要与儿童的气质类型、焦虑型人格和遗传等因素有关。

   研究发现,难养型气质类型儿童更易于发生分离性焦虑等行为障碍。有焦虑症的父母,其子女焦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父母不患焦虑症的子女。

   2.环境因素

   环境因素在分离性焦虑的产生和发展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。分离性焦虑是环境转换时,儿童对陌生环境的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。

   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,上幼儿园是其人生第一次离开家庭,如果在家庭养育,尤其是儿童的能力培养方面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,这种不安、紧张和恐惧会更为严重和持久。

   二、分离性焦虑的表现

   当与亲人分离或离开其熟悉的环境时,表现出过度地焦虑,担心亲人发生意外或自己被拐卖;担心与父母或其他依恋者的分离;因害怕分离而不愿去学校或幼儿园;持久而不恰当地害怕独处。

   当预料将与依恋者分离的时候,马上会表现出反复发作的哭闹,如哭叫、发脾气、淡漠或社会退缩,部分患者甚至会表现出一些躯体症状:恶心、呕吐、头疼、胃疼、浑身不适等。

   三、如何应对分离性焦虑

   面对分离性焦虑,应加强儿童早期家庭养育的咨询指导,灌输正确的家庭养育新理念,改变不良家庭养育方式,促进儿童早期各种潜能,尤其是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,从而可以减少焦虑等情绪问题的产生,为儿童一生的身心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。

   具体有以下三个建议:

   1.父母在儿童的早期最好避免与其长期分离。

   如果要外出工作,一定要做好“两个保证”:出门前温和地向孩子保证什么时候回来;保证定期和孩子保特联系。

   2.两个能力

   提前培养孩子两个“能力”。

   ①生活自理能力,如吃饭、穿衣、洗手、大小便等,不要让孩子养成对母亲过分依赖,进入托儿所或幼儿园时,孩子才能很快地适应集体生活;

   ②合群能力,家长要鼓励孩子把玩具拿出来与其他孩子一起玩,以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。

   3.在分离前与下一个照顾者做好“平稳过渡”工作。

上一篇:没有了 下一篇: 科学爱耳护耳,实现主动健康

版权所有:怀化市鹤城区幼儿园 湘ICP备08102630号-1  网址:www.hcqyey.com  邮箱:896126693@qq.com

服务热线:0745-2273198  QQ:896126693 地址: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榆市路160号 技术支持:第5元素

  • 鹤城区幼儿园
  • 区政府机关分园
  • 鹤城区花背幼儿园